巴菲特午餐食客与“国民老公”粉丝-凯发会员官网
阅读提示:那些花大价钱与巴菲特吃午餐的人,跟“国民老公”后面的“老婆”,其实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刘洪波
我偶尔想到,巴菲特午餐与“国民老公”是同一种东西。
今年的巴菲特午餐,由中国商人朱晔拍到,价格235万美元,9月8日午餐已毕,采访中朱晔表示“很值”,“但总有人不相信”。
中国吃过巴菲特午餐的只有3个人,除了今年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还有2006年步步高公司的段永平和2008年“中国私募教父”赵丹阳。“很值”是三人共同的评价,三人成虎,很值是铁定的。而且,别人都没有吃过巴菲特午餐,没尝过梨子的滋味,要说不值,怕还有妒忌之嫌,所以不予置评,是正常的。
也有算账。巴菲特的午餐,一吃而传名天下,换算成广告费,确实“很值”的。曾经“很值”的段永平和赵丹阳,吃过巴氏午餐后,生意没有更红火,反而走了下坡路。但生意嘛,总是变动的,所以,吃过后生意不红火,也不重要。
巴氏午餐的所得,要捐到美国的慈善基金,这可能也会作为“很值”的说头。捐给美国某慈善基金,可获得与股神共进午餐的机会,一边做慈善,一边受教育,左手行善,右手行商,商场败了还有慈善,商场败了还有“跟股神攀谈过”的佳话,都是很好的。
股神不愧是股神,虽然巴菲特每天都要吃午餐,但绝不每天都举行巴菲特午餐,一年只搞一餐,这是自昂其值。就像inter的芯片,本来可以更快一点的,专门焊死几个接口,变成低一档,这就维持了货品的分级,赚得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这在经济学上都可以得到解释,在市场的逻辑下都十分合理。股神不损失什么,通过出售共进午餐的机会,还增加了身价;购买者出了钱,但一举名传,同样身价提升;慈善机构得到了回报。这是多赢的典范。有人购买,有人出售,巴菲特就是不捐出去,都合理得很,何况捐给穷人。
这又有一个说法,叫“涓滴经济学”。你其实无需专门为穷人做什么,但可以附带地给穷人以好处,例如一个大老板来投资了,会赚走很多的钱,拿走大头,但不要紧,他要雇人,工人就得到工资,工人的工资要消费,开小卖部的就有生意。一个社会,只要有这“涓滴效应”就行了,由得市场去自行跑马,不需要什么福利政策、二次分配、“穷人经济学”。富人喝汤,喝撑了,嘴角总会溢出一些,大家抢着去接住,感谢他不颗粒归仓。
“国民老公”与巴菲特午餐相似。一个年轻人,我们没有看到他有什么本事,不过在微博上不时说句把不着四六的话,透露点不着四六的事,就有无数的粉丝在后面喊“老公”,自认“老婆”。当然只是网上,过过口瘾,也差不多可以视为一种玩笑,但玩笑本身也是有意味的。假如换一个人,这样的玩笑就不会开得出来,甚至还会被引为全民的笑料,但放在一个“反正都没有我有钱”的年轻人身上,不着四六就变得可爱了,粉丝就会千娇百媚了,媒体也会不无欣赏地报道了。这些都只是因为有钱,而且跟巴菲特不同的是,不是因为自己能赚钱,而是因为生在了有钱的人家。有钱就可以成为“国民老公”,这也是符合多赢逻辑的,既然有钱,给狗都戴几只苹果手表就没有人指责,而只是笑声一片;既然有钱,那么恐怕也真有众多人愿意去做“老婆”,即使不给点补偿,至少也沾一点喜气。
过去看电影《百万英镑》,觉得很讽刺,一个走投无路的穷小子得到一张百万大钞,一个月过去,不仅吃香喝辣没花一分钱,还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现在看,这真不见得是讽刺作品,不见得有什么夸张,而可能是真正的生活。
那些花大价钱与巴菲特吃午餐的人,跟“国民老公”后面的“老婆”,见到“百万英镑”就奉送好服务和爱情的人们,虽然表面看有档次上的差别,其实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凯发会员官网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