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会员官网 > 正文

本期话题:酒店主动要求“降星”-凯发会员官网

日期:2014-02-0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最近中国餐饮酒店行业出现了前所未闻的现象:50多家星级酒店要求“降星”甚至“脱星”、下半年每个月有20多家饭店关门、全行业营业额同比下降25%左右。还有一些酒店暂停了对五星级的申请,希望留在国家符合节俭食宿标准的酒店名单上。业内人士普遍反映,这与中央厉行节俭、大力反腐不无关系。
 
    真没想到,廉政之风居然还引起了这样的连锁反应,可见中国星级酒店依赖公费消费已久,并且酒店往往注重硬件标准,而对于服务质量等软件则疏于管理。
 
 
 
金姬:马年春节前,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开元旅业集团董事长陈妙林透露,2013年内地有56家星级酒店为生存主动“降星”。原因正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不少党政机关明确规定不允许在高星级酒店消费,行业因此遇冷。陈妙林掌舵的开元集团旗下有64家酒店,仅餐饮平均营业额就减少了20%。
 
    而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张润钢很快就出面否认了这一说法,表示依据《〈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10)工作规程》,对于达不到相应标准的星级饭店,相应级别星评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限期整改、取消星级的处理,并公布处理结果。2013年,全国只有4家五星级饭店被摘星。
 
    其实,两大协会会长一个说的是“要求降星”,一个说的是“被摘星”,并不矛盾。数据显示,中国五星级酒店数量10年增加了5倍。这些酒店定位豪华,资金投入巨大,在业务上则过多依赖高端商务、公务消费。当这类需求退潮后,“高大上”的五星级酒店出现“产能”过剩也就不足为奇了。
 
 
汪伟:住酒店多了,不管是连锁商务酒店,还是五星级酒店,印象中都千篇一律,乏善可陈。自然没有住过所谓顶级豪华酒店和古堡,但朋友中有一位准备开发旅游度假产品,还有一位研究奢侈品,顺便经营一个以奢侈品评鉴为主要内容的自媒体,说起酒店来有很多一般人没有的心得,比如客房床垫和家具的品牌,床单和浴巾原料棉布的支数,免费洗浴用品的供货商,马桶是否带有自动烘干功能,等等。我对这些东西无感,但不反对消费领域的分层现象,并且很反感机构和个人以任何理由(通常是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对这种分层现象进行限制。在经济学上,区别行为的标准只有价格,试问谁能划定节约与浪费的界限?某些夸张的消费文化和行为在某些情境下令人反感,但远远不及要为整个社会设定行为标准的冲动可怕。
 
    当然,公务行为另当别论。它首先要置之于程序性的法律约束也即预算制度之下,其次,公务行为客观上具有道德属性,因此要受到风俗和情境的约束。公务人员入住酒店的标准应该严格地加以管制。换言之,要管住政府的行政消费行为。
 
    政府内部强调约束开销,一些以公务人员为主要的客户的酒店感到压力,申请调低星级,这是市场的调适行为。市场自然会根据其规则自行处置。很多政府经营的接待场所,从来没有进入市场,也无所谓星级,既不属于旅游度假产品,也不在奢侈品专家的测评之列,所以豪华程度并不会体现在价格上。这种看不见的腐败现象,由来已久,随处可见,是否在约束之列呢?
 
 
钱亦蕉:春节出游邻省,住的即五星酒店,搞的度假套餐,包括了酒店、温泉、景点票、早餐等各项费用,价格优惠至极。但是,入住体验却也令人崩溃,大堂人多得如菜市场,酒店房间一直没有清扫出来,入住拖延至下午四点多钟,而第二天的早餐更是喧哗与骚动,就差排队等位。混乱的场面令人乍舌,所有的内容从价格到服务都难以与五星级别匹配。
    
    利用假日搞促销,已是很多高星酒店揽客常用模式,中央节俭令降低了这些酒店的入住率,到假日商务客流也消退,自然要别出心裁,才能一扫门可罗雀的尴尬。但是,拉来了客流,却降低了服务标准,这是否有点得不偿失?其实,国内很多酒店原先评定五星就不免猫腻,有的质量不过是四星或准五星,当初也是为了迎合高端公费消费而使出各种手段强行“拔高”,既然现在这部分消费被限制,那么这些酒店顺应潮流,索性“降星”或者“摘星”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这样的行为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