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会员官网 > 正文

中关村,一部中国式科创史-凯发会员官网

日期:2018-10-10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野蛮时代的中关村,充斥着骗子和倒爷,但在市场的浪潮中,一些后来非常优秀的企业,也开始孕育。
作者|黄 祺

  1992年,北京中关村大街的路中央,矗立起金黄色的“双螺旋”雕塑。当时,中关村还是一幅城乡接合部的景象,杂乱的店铺林立,尘土飞扬。但所有人在路过“双螺旋”雕塑时都深信,这里将很快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如当年人们深信的一样,如今的中关村,早就是“高大上”的科创聚集地。中关村聚集了30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外籍从业人员总数近1万人,留学归国人员3万多人,其中海归“千人计划”专家1343人,占全国19%。

  联想、方正、紫光、中芯国际,新浪、百度、京东、小米、奇虎360、滴滴、商汤、地平线……30多年来,中关村孕育了众多中国科技企业,它们从中关村蹒跚起步,最终站上了国际竞技场。

  中关村的故事,就是一部浓缩版的中国科创史。

  改革,从被动到主动

  说起来,中关村不能算什么“好地方”。

  自明代起,中关村一带就为太监坟场,太监为“中官”,原名“中官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选址在这里,在北师大校长陈垣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

  当然,中关村也是个好地方。虽然远离北京市中心,但中关村周边分布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层次高,对科技、文化产品的需求旺盛。

  中关村最早跟“科技”扯上关系,是从最低端的电子产品买卖开始的。1988年3月12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发表中共中央联合调查组的调查报告,标题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中关村从此正式与科技行业联系在一起。

  早期的中关村人,对“电子一条街”这个称谓很是自豪。用友公司老板王文京在文章中写道:“在改革初期,中国各地出现许多服装一条街,百货一条街,制鞋一条街,就是没有 ‘电子一条街’。为何只有中关村出现‘电子一条街’呢?因为中关村拥有独特的、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只有他们才能在出售计算机时,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相关知识传授给消费者,中国其它地方是无法复制的”。

  野蛮时代的中关村,充斥着骗子和倒爷,但在市场的浪潮中,一些后来非常优秀的企业,也开始孕育。

  中关村的形成,有多条线索,如千百条支流汇聚大海。其中比较早的一条支流,是1980年10月23日,中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陈春先,在一间闲置仓库里创办了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个服务部是中关村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不经意间成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起点。

  1978年,陈春先的美国硅谷之行给他带来巨大的冲击,回国后,他着手移植硅谷经验,没想到很快被扣上了“不务正业、损公肥私”的帽子。

  几乎与此同时,经营中科院计算所知青社的王洪德也惹来了“违法经营、经济犯罪”的调查。王洪德辞职后创办了日后声名赫赫的北京京海公司,以“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全新机制,探索技工贸相结合的中关村企业发展模式。

  从科研院所“出走”创办企业的,还有柳传志,相比之下,联想的诞生获得了更多支持。

  联想公司创始人柳传志,原本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他的研究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

  1984年,柳传志在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曾茂朝的支持下创办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1986年,柳传志任北京联想总经理,1989年升为总裁。

  1993年底,联想打破100%国有资产的属性,按中科院20%、计算所45%、联想职工35%的股权比例分红。到2001年,联想再进一步,将分红权过渡为股权。财政部、科技部和北京市牵头对联想进行改造,允许联想员工动用多年积攒的分红购买相应的股份。

  这样的激励机制,助推联想扛起it领域民族产业的大旗,并迅速走出国门,完成了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蛇吞象”壮举。

  创业,从“荒原”到“沃土”

  中关村最早萌生的,除了科技企业还有教育产业。

  2013年,电影《中国合伙人》上映。剧组把首映发布会放在了清华大学,过几天又去北京大学和学生们“谈心”。这样的安排,是对电影故事的原型——“新东方”三位创始人创业经历的致敬。

  1980年,江苏乡下小孩俞敏洪考进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上世纪80年代末的北京,年轻人为了圆出国留学梦而疯狂学习,1988年,俞敏洪也想出国。虽然托福考了高分,但由于美国留学政策收紧,俞敏洪没走成。留学失败的俞敏洪注意到巨大的英语培训市场,于是和王强等同学在校外办班赚课时费。

  俞敏洪供职的北京大学对他“私自办学、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不满,俞敏洪领了处分,1991年从北大辞职。

  1993年,俞敏洪正式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教室就在中关村二小。那个时候,新东方真正意义上的员工,除了俞敏洪和他的妻子、几名老师以外,主要是雇佣下岗职工到街边发传单。

  几年后,新东方成为中国培训业第一品牌,培训学校遍布中国各个城市。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

  从初创到变成行业独角兽,联想花了20年,新东方花了10年。新一代中关村科创企业,成长速度则要快得多。

  2011年4月6日,天使投资人雷军和其他创始人一起在中关村银谷大厦喝了碗小米粥,创建小米公司。小米粥的寓意是“喝了碗小米粥,就开始干革命”。现场只有14个人,但每一个创始人都有着多年科技公司工作的经验。

  高起点的小米公司,很快完成了最初的成长阶段。今年7月,小米集团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号:1810。雷军发微博表示:18代表小米18年上市,10代表小米10年成立,意味着小米上市以后要有创业时的心态,继续努力!

  中关村首批一百家公司上市用了20年,第二批一百家公司上市仅用了不到4年。现在,中关村拥有70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成为全球仅次于硅谷的独角兽聚集区。

  《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的一篇文章评价:全球有许多城市都试图复制硅谷,吸引众多的科技创业和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高科技公司,但是,只有一个已经成为硅谷有力的竞争者——北京。

  5g移动通信、人工智能芯片、无人驾驶平台、石墨烯材料制备、液态金属增材制造、靶向免疫、高端医疗器械……当年的电子一条街,如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批前沿产业继续在中关村孕育和发展。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