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在上 地球在下-凯发会员官网
在人类登月50周年之际,那片38万公里之外的寂静星体,再次得到了更多关注。
中国国家航天局7月22日宣布,已与欧洲航天局、俄罗斯航天局初步达成共识,共同牵头探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规划论证工作。
7月22日当地时间14时43分,印度第二个月球探测器“月船2号”发射升空。
此外,美国在今年5月,宣布了新的“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准备在5年内将宇航员送上月球。欧洲多国也表达了自己的太空计划。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许多人把太空看作是“人类的新边疆”,同时在太空探索中,赋予了更多竞争色彩,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第一轮太空竞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从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顺利升空,在离地面900公里的空中,每1小时35分钟绕行地球一周。两个月后的12月6日,正处于冷战激烈较量中的美国,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第一颗卫星。火箭升空几秒钟后,在众所瞩目的电视直播中凌空爆炸。
后来在联合国发言时,苏联代表说,可以“对落后国家技术援助项目”的方式,对美国进行援助。1961年,当加加林进入太空后,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要在60年代结束之前登上月球,“把苏联人摔倒在月球”。
第一轮对月球的探索,美苏两国显然非常意气用事。这既有冷战的背景,也与双方对月球的军事图谋有关,试图以太空成就,更好地为争霸服务。为此,双方对抢先对方十分在意,常常一两个月的领先就会引发轩然大波,并不顾一切赶超上去,由此风险事件频发,也导致了苏联人最后的退出。
登月成败在于火箭。美国人制造了“土星5号”,自身重量达到了3038吨,能产生3469吨的推力,将13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近地轨道,发射一次成本5亿美元。同时代建造的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价格不过是4.5亿美元。苏联人采用的是n-1火箭,推力达4620吨,能将95吨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与“土星5号”不同的是,苏联的n-1火箭采用大量发动机捆绑方式提高推力,第一级一共捆绑了30台发动机。这在上世纪60年代的技术水平,对火箭控制带来极大困难,导致试验屡次失败,不得不放弃登月,让美国的“阿波罗”占得先机。
1972年12月,在6次登月后,美国放弃了“阿波罗计划”。这项历时11年的工程,花费了255亿美元,大约值今天的2000亿美元。
此后,越战结束、经济衰退和苏联出兵阿富汗,使得美苏无暇再把目光投向月球。
当中国的太空计划公布后,世界为之眼前一亮。这是一个以和平、合作、发展为符号的计划,代表着人类共同的美好向往和新的境界。
中国在2018年向全世界发出邀请,欢迎有意愿的国家在合作框架内,参与中国的空间站计划,以合作方式共享中国的太空研究资源。这是史无前例的。
今年1月3日,中国的“嫦娥4号”探测器降落在人类不曾到过的月球背面,开启了月球探索的新阶段。中国还将发射“嫦娥5号”月球探测器,担负月球取样返回任务。中国希望在对月球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稳步建立月面永备基地,为全人类的和平发展服务。
1969年7月24日,当“阿波罗11号”返回地球穿越“黑障”后恢复通信,宇航员说:“无论你去了哪里,回家总是美好的。”
是的,无论去了哪里,根本要义是要为人类进步服务。这一点,只有在中国进入到月球俱乐部,和平发展的梦想,才真正能体现在科学进步上。
月球在上,地球在下。
那是梦想之地,也是希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