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会员官网 体育 > 正文

体育赛事影响力的“上海标准”-凯发会员官网

日期:2020-06-0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用数据说话”。这是国内乃至全球首个以城市为整体考察对象的体育赛事评估,它向世人表明:上海在体育赛事影响力领域,创造了新的标准。
作者|王 煜


上海正在全力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在这个进程中,以体育赛事为核心的竞赛表演业,已成为上海引领体育产业发展的百亿级新业态。它的影响力究竟如何,引人关注。

  近日,上海市体育局、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发布《2019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这份报告对2019年上海举办的163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影响力进行了全面系统评估,汇总了科学、专业的数据。

  “用数据说话”。这是国内乃至全球首个以城市为整体考察对象的体育赛事评估,它向世人表明:上海在体育赛事影响力领域,创造了新的标准。


全球热切关注,撬动经济增长


  申城的体育赛事影响力如何?《评估报告》从关注度、专业度和贡献度三个维度,全面进行了考察。

  “关注度”是指包括受众与媒体的外界对赛事的关注程度、赛事引发的传播效应、赛事为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创造的传播价值。体育赛事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眼球经济”,优秀的关注度和辐射效应往往能推动赛事价值实现最大化。《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上海举办的163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引发了广泛关注,现场受众高达209万人次,其中包括参赛17万人次和现场观赛192万人次。

  媒体的传播是考察体育赛事关注度的另一维度。在2019年,这些赛事共产生35万篇次媒体报道,包括传统媒体报道8万篇次、社交媒体报道27万篇次。一些重大赛事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根据《评估报告》,12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体育赛事媒体报道数量达8万篇次,占总报道篇次的23.4%。其中,f1中国大奖赛和上海atp 1000大师赛的相关报道受到了全球受众的热切关注,在国外主流社交媒体的浏览量分别达8700万和5080万。

  上海atp1000大师赛是上海体育赛事获得国际化关注的又一实例:2019年,该赛事转播覆盖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社交媒体受众规模增长迅速,赛事全球播放时长6411小时,其中在欧洲地区的播放时长高达4174小时,占比超过65%。

  “赛事关注度不仅指媒体价值和现场受众规模,还包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曝光度,这也是衡量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重要指标。”“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框架体系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黄海燕向《新民周刊》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在前述35万篇次媒体报道中,对上海城市的媒体报道高达33万篇次。如此庞大的曝光度意味着:世界越来越关注的不仅是在上海举办的体育赛事,还有上海这座城市本身。重大赛事的影响力不仅在于体育领域,更成为上海向世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贡献度”这一评价维度,是指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上海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赛事本身能够带来可观的直接经济效应,另外还能释放出巨大的产业潜能,特别是重大体育赛事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评估报告》显示:以2019年上海市举办的12项重大体育赛事为例,赛事共带来30.9亿元的直接消费(直接经济效益),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间接经济效益) 超过102亿元,为政府带来的税收收入累计达7.56亿元。上海atp1000大师赛、f1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三项赛事直接经济效益的贡献占比超过70%。

  在产业拉动方面,赛事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尤为显著。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往往会在举办地形成大量餐饮、娱乐、交通、住宿、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这将有效撬动市场,拉动城市gdp攀升。12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体育赛事对第三产业的拉动效应达61.08亿元,占对所有产业拉动产值的59.9%。其中,赛事与旅游产业的联动效应特别突出,共吸引国内外超50万人汇聚上海,“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拉动效应达40.6亿元。

  除了经济效益,这些赛事也让上海“城市会客厅”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世界高尔夫锦标赛-汇丰冠军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期间,多位世界500强企业总裁及高管专程从世界各地来上海观赛。f1中国大奖赛第1000站落户上海时,主办方不仅在嘉定的“上赛道”水景广场上布置了1000站元素展示、征集了各位f1车手录制的祝福视频,还在2019年4月13日让f1赛车首次驶入上海市中心商业街区开展路演。在新天地的引擎轰鸣中,f1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贴近上海、贴近世界。据主办方统计,每场上海f1比赛大约有18%的外国人观众,至少有数千名车迷专门从世界各地来到上海,观赛之余同时领略这里的城市风采和文化底蕴。

  “我们的研究发现:上海的各区根据自身的场馆或赛事优势,集聚发展相关项目的体育产业,这一特点比较明显。”黄海燕介绍说。例如:浦东新区借助区域场馆优势,打造以马术、电竞、冰雪运动等为特色的赛事集聚区,构建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生态圈;闵行区以上海atp1000大师赛为基础,建设融体育赛事、运动休闲、培训健身、商务娱乐、度假为一体的旗忠国际化体育休闲集聚区;奉贤区以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为契机,整合全区优势产业资源,构建“汽车未来空间”。


专业度领先的“上海服务”



  体育赛事在组织管理、运营服务等各方面展现的专业程度,是“专业度”的考察范围。上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表示:上海举办的体育赛事在数量上而言已经很可观,更关键的是提升赛事的专业度、提升品质,让参赛者和观众都有更好的体验感、更多的获得感。

  从《评估报告》的呈现来看,上海体育赛事的组织运营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不仅赛事阵容逐步扩大、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赛事本身的专业化、科学性,以及上海的营商环境也在不断优化,一流的赛事体验为“上海服务”品牌增添了厚重的内涵。

  赛事举办的范围是只在国内还是面向全球,参赛选手的水准在世界是否领先,以及裁判的级别和能力如何,这些都是衡量赛事专业性的指标。2019年上海举办的163项体育赛事中,国际性赛事共87项,占比高达53.4%。同时,38.9%的赛事吸引世界排名前五十的选手参赛,53.5%的赛事采用国际级裁判执裁,26.8%的赛事开闭幕式邀请了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官员出席,赛事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

  市场化运作程度如何、组织机构的专业水准如何、赞助商达到怎样的等级,这也是赛事专业度的体现。上海的表现是:70%以上的赛事联合专业公司运营推广,20%以上的赛事赞助商数量超过10个,40%以上的赛事赞助商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或上市公司,20%以上的赛事总收入超过300万元。这些赛事已经实现了从赛事运营、赛事保障到商业开发的市场化运作,并从各个方面展现出上海体育服务水平的领先度。

  51项赛事的举办时间超过7年,占比31.3%,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品牌效应。

  上海专业的赛事组织也在助力竞技体育水平的高速提升。“主场优势”在竞技体育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有利于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上海2019年举办的163项国际国内赛事中,奥运项目赛事共78项、占比47.9%,这为中国运动员提供了更多参赛机会,也加强了奥运备战的质量和效益。如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中国选手取得2金4银的佳绩,且有5位中国选手的成绩达到奥运及格线,获得冲击东京奥运会的资格。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第十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在上海的成功举办,为武术项目进入青奥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那届比赛上,既有高水平的比赛,也有专业的组织能力的展现和ai、vr等技术在转播上的实际运用。这为武术项目进入更高的赛事平台创立了新的标准。”黄海燕说。

  在引领和规范上海体育赛事发展、鼓励和促进更多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依法办赛的“上海服务”领域,《上海市体育赛事管理办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部规章突出了体育赛事领域服务保障与监督管理相结合,‘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罗文桦介绍说,“为解决办赛主体的痛点,规章提出建设‘一平台一机制’,在一网通办上搭建平台,为办赛主体提供服务,引导办赛主体主动登录平台填报赛事信息。同时,依托这个平台,体育部门与公安、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共享赛事信息,通报赛事举办情况,建立体育赛事综合服务机制,也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便利。《上海市体育赛事管理办法》为加快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提供了法治保障。”

  他透露,在将来条件成熟时,上海体育行政部门还将为办赛机构提供“一站式”的办赛流程,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管理闭环,“上海标准”



  《2019年上海市体育赛事评估报告》于2020年6月1日发布,《上海市体育赛事管理办法》于同日施行。实际上,建立体育赛事评估制度、定期发布体育赛事评估报告正是该《管理办法》对体育行政部门明确提出的要求。

  以往在全球范围内,对单个体育赛事影响力的评估已经很多,但将一个城市的体育赛事作为整体来考察,上海开创了先河。这样的创新,源于申城在赛事评估领域的深厚积累。

  上海体育学院是为该项评估提供理论和专业技术支撑的第三方,参与构建了本次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的框架体系。该校党委书记李崟介绍:学院于2002 年起就开展体育赛事评估相关研究,成功研发了体育赛事投入产出模型等软件系统,至今已经对500多项赛事进行过评估,建立了丰富体育赛事专业数据库,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课题组主要成员黄海燕教授表示:赛事经济评估模型在国外已运用得非常成熟,但由于中外观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存在差异,国外评估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为了更好地激活上海体育消费市场,科学、系统地测算上海举办的重大体育赛事的经济影响力,课题组这次专门制作了“上海版”赛事投入产出模型,在国外经济模型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良和优化,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认同。本次的研究运用该框架体系,对体育赛事为城市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其专业性、科学性、开创性和评估规模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

  上海对体育赛事,并不是“为了评估而评估”。上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表示:《评估报告》是确定和调整上海体育赛事规划布局的重要依据,今后上海将形成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常态化机制,《评估报告》将每年发布一次。

  他说,上海将根据《评估报告》提供的数据和观点,逐步建立体育赛事品牌认证、影响力评估、专项资金扶持的管理闭环。“有了定量的指标作为参考,我们可以更科学地引导优质资源向高品质、具有潜力的赛事汇聚。”这将推动上海培育出更多符合自身城市理念与气质的优质体育赛事,促进上海竞赛表演业健康发展。

  同时,这套体系不仅可以用于事后评估,还可以在预测性的事先评估中发挥作用;运用的范围,也可以从一个城市扩展为更大的区域。“实际上,我们正在为将来在长三角区域开展整体的体育赛事评估做准备。”黄海燕说。无论是体育赛事影响力,还是评估体系和与之配套的“管理闭环”流程,一系列新的“上海标准”令人瞩目。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