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医院分院回归背后的难题破解-凯发会员官网
“要是没几家分院,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著名三甲医院。”一句坊间流传的大白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十年中国公立医院不断扩展出多家分院的发展模式。
一家公立医院拥有多个分院,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政府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薄弱区域流动;也是大型公立医院自身成长的需求——医改进入深水区,公立医院必须找到继续发展的空间和动力。
医院的多个院区到底应该错位竞争还是集中发力?分院所在地政府诉求和医院自身发展目标不一致怎么办?人才流动是否会影响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如今拥有多院区的公立医院管理者,都必须面对这些棘手而复杂的问题。
2021年的最后一周,随着国家卫生健康委批文下发,位于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地区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在运行九年后告别独立建制,更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整体并入百年老院华山医院。
随着北院的整体回归,华山医院以市中心总院为核心,以虹桥、浦东、宝山、福建多院区立足上海、辐射全国的一体化发展大格局基本形成。
上图:位于上海北部宝山区的华山医院宝山院区,解决了域内没有三甲医院的问题,方便了居民就诊。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华山医院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动作”意味着什么?又将为上海城市的医疗格局及患者百姓带来哪些实际益处?最近,华山医院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分院是个宝,北院“回归”华山医院
“二十年布局一院多区,既是时势所‘逼’,也是华山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动选择,其背后,是我们这家百年老院以国家发展为己任的底色。2021年,随着三大国家中心先后落户华山,医院以多院区为承载,在医疗技术、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持续发力,积聚起高质量发展的雄厚实力。”在华山医院北院回归前夕,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介绍了当初建立北院和如今北院回归的整个过程。
2009年11月,华山医院位于宝山区的北院开工奠基、2012年12月投入使用。对于当时还没有一家三甲医院的上海西北部而言,华山北院的到来可谓“民心所想”,政府对华山医院的要求是建设一家高水平的综合性医院。
自建院之初,华山北院明确了“以基础医疗为主,服务周边百姓”的功能定位,主动承担起宝山及周边地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救治转诊任务。目前华山北院是华山医院所有院区中急诊量最大的院区,这足以说明医院对区域医疗的重要性。
当然,一家高品质的医院来到宝山区,也为上海北部城市发展提供了扎实“底气”。
九年里,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感染科、皮肤科等“王牌科室”在这里开设门诊及病房,医疗服务量不断攀升;与此同时,风湿免疫科、肾病科、普外科、消化科、骨科、心内科、肿瘤科等医院传统优势学科也在这里迅速扎根、快速延展,开展了一批适宜新兴技术,培养了一大批医疗技术过硬的学科骨干。
上图:华山医院总院。
上图:华山医院浦东院区。
上图:华山医院福建医院。
作为一项政府交给华山医院的“重任”,华山北院成为上海市深化医改的“先行者”,在体制机制、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与探索,包括探索以党建联建推动区域联动,以健康促进融入社区百姓;在上海首家执行药品零加成;以定期耗材点评、推行试剂管理平台等做好成本控制;推行急诊、icu一体化管理等。
华山北院并不是简单复制总院,甚至反过来对总院的学科起到了补充作用。比如华山医院总院没有妇科和儿科,华山北院开设妇产科儿科,并加入了复旦儿科医联体和复旦妇产科医联体,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基础医疗服务。
华山北院很快得到居民的认可,开业四年即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在2019年病人满意度测评获“5 3 1”工程三级公立综合性医院第一名,在2020年荣获全国万家医院满意度调查员工满意度上海市第一名。
邹和建介绍,如今华山医院北院整体并入华山医院,是体制上的一次创新突破,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卫健委和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响应中央决策,以大胸怀、大格局突破机制障碍,推动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布局。“建设一个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华山医院将为推动建设高水平公立医院网络,打造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群和高质量人才队伍提供重要支点,同时,也将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区域服务能力提升,应对后疫情时代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积极贡献。”
最早布局一院多区的“食螃蟹者”
上图:华山医院北院急诊量在华山医院所有院区里排名第一。
事实上,华山北院并不是华山医院在“一院多区”上做出的首次探索。这家有着115年历史的百年老院,受限于市中心有限的地理空间,很早就走上了由发展倒逼改革、在改革中追求卓越的探索之路。
2000年,在当时上海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改革创新,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集团医院成立,华山医院成功打造了学科多中心发展模式,推动建成了脑肿瘤组学与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上海市脑卒中预防与救治服务体系等多个标准体系,为上海向世界顶级神经外科及脑科学中心的腾飞打下扎实的基础。
蝉联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第一的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也经历了长达十年的以总院为核心,托管、联合、带动二级医院、康复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同发展的上海康复医学发展模式,使百姓真正需要的康复医学在中国得以“起飞”。
2006年,随着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步伐的不断加快,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华山医院下定决心从市中心“突围”,在浦东金桥所在的碧云国际社区开出第一家直属分院——华山医院浦东分院(后更名为浦东院区),是上海首家、当时唯一一家公立涉外国际医院,除了配备世界最先进仪器设备外,从总院选配了一批具有国际医疗经验、精通多国语言的医护团队为骨干,对传统医疗管理体制大刀阔斧地改革,使医院无论在医疗理念、就医流程、支付体系等各方面都与国际接轨,为外籍人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为之后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进博会等重大活动提供医疗保障。
随着国际医疗服务需求的常态化,在上海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华山医院浦东院区纳入医保定点单位。浦东院区以神经内外科、康复医学科等优势学科为依托,满足持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需求。2021年继续探索以皮肤美容、微手术、微整形、康复医学等为主的“轻医疗”门诊服务。当年12月底,“华山医院皮肤疾病医学中心”落户浦东院区,这是连续11年位列中国医院排行榜第一的皮肤科“复制”成功经验并持续升级迭代的尝试。
多院区承接民生需求与国家战略
“多院区是公立医院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一体化发展格局承载三大国家中心启航,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说。
2018年6月,紧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拥有一流设施设备、核定床位800张、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的华山医院虹桥院区正式开业,迅速崛起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核心地段,被誉为“长三角的桥头堡、进博会的主战场、大虹桥的核心带”。这里联通长三角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一千余个小城镇,也是上海面向世界的门户、连接世界的桥梁。
虹桥院区集中了华山医院几乎所有优势学科,其重要意义是承接国家战略,以攻坚“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为目标,打造国家神经科学中心、长三角创伤医学中心及大虹桥区域医疗中心。
上图: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内的一台手术。
随着“上海市脑疾病中心”“上海脑库”深入建设,陈天桥雒芊芊研究院首个脑科学前沿实验室落地,复旦大学脑研院、类脑计算、数学科学学院和上海医学院的深入参与,华山医院虹桥院区这个拥有世界超大规模的神经外科手术中心、神经重症监护中心、临床实训中心、放疗中心的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瞄准国家“十四五”科技攻关前沿领域“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推进以人脑研究为基础的大脑相关疾病与临床研究,使上海处于中国乃至世界脑研究前列。
同时,借助紧邻上海虹桥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建成的包括航空医疗救援、铁路医疗救援、公路医疗救援在内的多层级、立体急救网络,为全国各地的患者打通了一条与时间赛跑的“生命通道”,成为特色鲜明、辐射广泛的多学科联合救治中心。
2021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发文,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加之此前已获批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医院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三个国家医疗中心的公立医院机构。
院长毛颖认为,虹桥院区将以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入驻为新发力点,构筑神经系统疾病为主的学科群,并由此带动康复、养老等产业,打造医学生态。“我们正在打造一种国际先进的模式,就是大型公立医院对周边形成辐射作用,形成产业群,全链条、全周期地服务百姓健康,这是未来医学新模式。”
以华山医院感染科为主体的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则将以刚刚并入的华山医院宝山院区为空间载体,通过建设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大楼,打造符合世界一流传染病中心水准的基础研究中心、临床转化中心、临床研究中心等,整合优势资源,对重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防控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协助国家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应对机制及预案体系,最大程度保护百姓生命安全。
毛颖认为,多院区另一重要目标,是应对“平战结合”的需求,为城市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去年11月,因疫情防控需要,上海20余家医院先后进入闭环管理,华山医院虹桥院区进入闭环。华山医院以一院多区的协同能力,顶住巨大压力,在关键时刻成为上海市民心中的一盏明灯。
2021年5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开诊,这是华山医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主动服务健康中国和健康福建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华山医院坚持高质量建设,发挥“国家队”辐射作用的重要实践。
有特色、高水平如何兼顾?
多院区建设对于任何一家大型公立医院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复杂的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说:“一方面要我们做好顶层设计,明确了各个院区的功能和定位,同时做好一体化协同管理;另一方面,就是通过不断创新扩展空间,在满足医疗发展需求基础上,真正推动医学事业及公立医院的整体发展。而这些的基础是党的领导,是医院文化的引领,使多院区的员工在医院发展愿景、目标、方向上有认同感、有凝聚力、有获得感,齐心协力朝着医院发展的目标努力。”
他认为,从医院管理角度,要确保同质化管理,做好制度安排,包括人才管理、管理标准、服务质量、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做到“一个标准”“一盘棋”。
从学科发展角度,华山医院在现有的优势与传统学科基础上,通过打造医院研究院协同临床与科研,同时,持续通过mdt、融合病房、院外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等探索和培育亚专科及交叉学科,打造高峰学科群,建大平台、聚优秀人才,通过学科、人才的深度融合,促进多院区深度融合发展,为学科腾飞打下基础。
华山医院院长毛颖认为,华山医院多院区,要各自具备特色,最终达到“让高峰更高,峡谷填平”的目标。同时,由于各个院区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可以辐射周边医疗机构形成全链条的医疗服务生态系统。比如华山医院虹桥院区与周边康复医院、养老公寓开展合作,形成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群,让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如今,全国各家大医院管理分院的模式不尽相同,管理者们站在不同的环境中探索适合自身条件和目标的模式。医改大背景下,公立医院不进则退的压力,使得多院区管理成为医院管理者们必须要做对的一道考题。(记者 黄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