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不到糖到“少糖”, 中国人餐桌的70年-凯发会员官网
你还记得小时候缠着父母买糖吃的日子吗?很多人的童年梦想,是拥有一个装满了各种口味各种颜色糖果的玻璃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生产能力有限,中国人买糖需要凭借糖票,糖等副食品全部计划供给。
1955年12月19日,新中国制糖厂建成投产。制糖能力提高,吃不到糖的失落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回忆,中国人嘴里的甜味,在70年的沧桑巨变中,越来越浓郁。
从一张白纸到制糖大国
我国糖业发展历史虽然悠久,但主要是土法制糖,生产能力一直停滞不前。
有历史数据统计,1936年我国产糖41.4万吨,这是解放前产糖量最高的一年;1949年糖产量下降到19.9万吨,当时只有3座机制糖厂,年产糖3万吨,其余均是以牛拉石辊压榨甘蔗的土糖。1949-1950年,全国所产的26.1万吨糖中90%是土法生产的红糖。
糖作为居民生活和食品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提高糖产量,成为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可以说,建国初期,我国糖业是在几乎一张白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55年12月19日,吉林市郊区九站的松花江畔,新中国制糖厂建成投产。苏联、波兰、捷克等国家的专家,以及国内很多省市的技术人员都到此参加糖厂的建设。这是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156个大型项目之一,由波兰援助建成,可年产砂糖2.14万吨,是中国当时制糖行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现代化工厂,兴旺和繁荣不亚于现在的一汽,这座糖厂,也曾被誉为吉林省地方工业的摇篮和财政收入的支柱。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从波兰、民主德国、捷克等先进产糖国家引进了七整套各具特点的制糖工艺技术及装备,先后于1955年至1958年建成了包头、新中国、友谊、齐齐哈尔四座甜菜糖厂和广州、江门、广丰、贵县四座甘蔗糖厂。由于采取了高起点的建设方针,我国制糖工业工艺及技术装备一跃进入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从1949年-1959年10年间,全国食糖产量增加了4.5倍,1958年-1959年制糖期开始突破年产量100万吨到110.25万吨。之后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食糖产量起落不定。到改革开放初的1977年-1978年榨季,全国食糖总量增加到250万吨,但人均食糖占有量仍然很低,仅为2公斤,那个时候的食糖同其他商品一样,凭票限量供应。
为满足市场需求,扭转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食糖要立足于国内”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经过改革、调整、发展,实现了食糖自给,略有结余。
改革开放40年后,我国已经是制糖大国,年糖产量居于世界前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品糖产量为1524.1万吨,同比增加3.54%。中国糖业协会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2018年榨季我国食糖消费量为1510万吨,同比增加20万吨。
百姓食品变化的缩影
在特定经济时期,由于供应有限,城市居民需要通过粮票、肉票、油票等购买食品,非体力劳动者每月仅28斤粮票。主粮有限,副食品更是缺乏,逢年过节才能凭票买一些糕点糖果。
如今,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种糖果,以及以食糖为原料和辅料的食品,我们只剩下了“不知该买哪种好”的甜蜜烦恼。当年的各种糖类票和粮油票,以及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等等,都在经济的发展中,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了如今的文物收藏品。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食品加工业快速发展,餐桌上的果菜肉蛋奶等越来越多。城乡居民正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迈进,膳食结构更趋科学,初步形成了以谷物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瓜果蔬菜为补充的中国特色东方膳食结构。
中国糖业协会凯发会员官网统计,我国成品糖中,工业消费占比约为58%,主要是作为食品、饮料、医药等厂商的生产原料使用,民用消费占比约为42%。随着百姓对于健康观念的逐步重视,不少人开始在食谱中注意少糖。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也指出,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
不过国际糖业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中国是世界上人均食糖消费量最少的国家之一,远低于全世界人均消费食糖水平,仅及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糖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食糖消费“低下水平”的行列。
从努力果腹到追求健康,70年,中国人餐桌上的变化与国家的发展同步。变化的是数量和品种,不变的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