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选举到底谁说了算?-凯发会员官网
美国当地时间11月7日,多家美国主流媒体都重磅抛出了拜登“稳赢”的大新闻。
如今,特朗普把翻盘的宝基本全押在“诉讼组合拳”上。此前,他的竞选团队已向多个拜登“微弱领先”的州提起诉讼,要求监票或停止计票,但大多被驳回。后又指控亚利桑那州人口最多的县错误地拒绝了选举日当天一些选民的投票,要求对此进行人工核查。据悉,特朗普方面目前正在募集60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发起“大选结果不公或存在舞弊”的官司。
美国总统选举的大戏何时真正落幕?选举到底谁说了算?这场特朗普vs拜登的战役可能如何收场?
我们唯一能肯定的是,纵然特朗普的“诉讼组合拳”或无济于事,其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现实,但不到最后一刻,他绝不放弃。
美国总统大选的“选举人团”制度
为什么特朗普有四面楚歌之嫌,但仍然试图勠力一搏呢?
首先,我们需要从头审视下美国总统大选的“选举人团”制度。
理论上,美国总统非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由选举人团根据普选结果投票选出——选举人团则由各州(包括华盛顿特区)的选举人组成。
目前美国选举人团共有538位选举人,赢得超过半数(270票及以上)选举人票者当选。如果没有人获得270张及以上选举人票,则由国会众议院进行投票选举总统。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选举人的姓名不会出现在选票上,选民投票时选择的也是正副总统候选人,但美国选民在选举日实际上是投票给候选人在本州相应的选举人。一些州和华盛顿特区的选票上只写有总统与副总统候选人的姓名,而这些州的选举法通常规定,当选民投票给某党的正副总统候选人,该选票会被视为投给该党的选举人;一些州会在选票上注明,把票投给某党的候选人就等于投给某党的若干个总统选举人;另一些州则只会在选票上告知选举人的存在,但不会把选举人的名字列出。
选举人团制度中一项关键的原则是“赢者通吃”。按各州规定,除了缅因和内布拉斯加两州外,其他48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所有选举人的票都要投给在本州普选中胜选的候选人。比如,2016年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获得的普选票比希拉里多出约1.2个百分点,所以就拿到了佛州全部29张选举人票。
各州选举人人数不一,与其在国会的参议员(各州均有2个)和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确定)人数之和相等,因此每个州至少有3名选举人。目前,加利福尼亚州拥有55个选举人名额,在美国各州中数量最多;人口最少的几个州则拥有3个选举人名额;虽然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在国会参议院没有代表,在众议院也只有一名无投票权的议员,但也拥有3个选举人名额。
想必大家会发问,在普选的情况下,美国何必还要设计一层选举人团的机制进行投票?约定俗成的看法认为,这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出于当时通讯困难、不信任民众、平衡各州利益等因素作出的决定。这项制度得到了小州和南方蓄奴州的支持,因为该制度使小州拥有更大比例的票额;此外,当时的奴隶没有投票权,但能被算入人口统计(一个奴隶被算作五分之三个人),从而能提高南方蓄奴州选举人票的分配比例。
选举人显得如此重要,那么他们是如何产生的?他们是否可以不按照本州普选投票情况投票?
各州的选举人也分属于不同党派。根据美国宪法,各州按照本州议会所指定的方式选任若干选举人,因此各州以及华盛顿特区的选举人产生方式并不统一。在大多数地区,选举人由各党内部会议提名,并将名单提交给州政府;还有一些州采取党派总统候选人任命或者州长任命等方式,比如佛罗里达州就是由州长再在各党提名的情况下任命各党的选举人。
各党通常都会选择长期为本党服务的忠诚党员作为选举人。不过,根据美国宪法及修正案规定,国会议员、公职人员以及罪犯不得被选为选举人。
11月大选投票后,各州普选中获胜候选人所属党派推出的选举人即组成该州选举人团(缅因和内布拉斯加两州则按一定规定分配选举人票)。联邦法律规定,各州和华盛顿特区的选举人在“12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于各自州集会并进行投票选出总统,今年的投票日期是12月14日。选举人团投票结束后,各州都会向国会提交一份经过核验的选举人票记录。次年1月,各州投票结果会在国会两院全体议员面前计票,议员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拒绝某州或选举人的投票结果,历史上也曾发生过这种情况,不过实属少见。
投票前,各州通常都会要求选举人宣誓保证将票投给自己所属党派的正副总统候选人,即在本州普选中获胜的候选人。但有时也会出现没有将票投给自己宣誓支持的候选人的情况,这些选举人被称为“失信选举人”。2016年大选中就出现了7名失信选举人(2016年也是1896年以来出现失信选举人最多的一年),其中包括5名民主党选举人和2名共和党选举人,另外有3张选举人票无效,但当年大选的最终走向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为防止出现失信选举人,许多州通过立法来约束选举人的行为,比如记名投票、违规投票无效、失信罚款等。2020年7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全票通过两项判决,使得华盛顿州和科罗拉多州可以使用法律惩罚失信选举人。
到目前为止,失信选举人并未改变过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
特朗普能通过法律途径走多远?
面对不利的局面,特朗普及其团队试图拐进法院谋求“弯道超车”。
纵观上文整理的美国总统大选选举人团制度之要略,我们不难发现,鉴于该制度存在不少争议,特朗普及其团队可以想方设法在拜登“微弱领先”的州集中火力,大做文章。
选举人团制度的一大争议,就是赢得更多普选票的候选人因没有赢得选举人多数票,从而未能当选总统。200多年来,美国曾五次出现这种情况。前三次都出现在19世纪,而最新的两次则分别是2000年和2016年。2000年,民主党人戈尔的普选票比共和党人小布什多出50万张,但后者以500多张普选票的优势赢下佛罗里达州,从而获得该州的所有选举人票,最终以5张选举人票的优势赢得大选。当时,双方就佛州计票问题进行诉讼,佛州最高法院裁定重新人工计票,但遭到联邦最高法院推翻。
支持者辩驳,称选举人团制度可以更好地照顾小州的利益,巩固联邦制度,有利于两党制从而促进稳定,并且操作方便,节约成本。支持者还认为,选举人团制度要求候选人取得广泛的选民基础(如不同地域、不同利益的选民),而非简单地获得全国普选票多数。
反对者则认为,这项制度严重违背了“少数服从多数”和“一人一票、每票平等”的民主原则。此外,在“赢者通吃”的规则下,各州选举人只能代表该州的一部分选民,而且不利于民主、共和两党之外的候选人,选举人还有可能失信。同时,该制度容易导致总统候选人集中精力在摇摆州竞选,更多地考虑摇摆州,而其他州选民利益因此受损。还有批评观点认为,选举人团制度是在美国建国初期的历史条件下制定的,现今已经不再合适。
与其他美国总统(如克林顿称自己是“来自希望的人”、奥巴马的竞选口号包括“希望和改变”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朗普没有选择扮演一个“希望大使”的角色,他倾向受害者的形象,善于发动支持者抵制针对他的压迫行为。因此,这一回合的美国大选,在自家选票被拜登“压过一头”的情况下,特朗普及其团队采取的办法是:频繁发起法律诉讼,质疑选举并号召死忠粉们“绝地反攻”。而通过不断在舆论场上放大一些零散问题的政治意义,掀起更大规模的对于邮寄选票的调查,进而再在这个调查过程中展开进一步的政治操作……其诸般策略被美国主流媒体认为“是拒绝承认败选的拖延战术”。
那么,客观分析,特朗普及其团队所发起的系列法律挑战胜算几何?能否重演2000年最高法院一纸判决改写大选结果的历史?
在几个关键州,即使重新计票,特朗普也难称优势。原因之一倒也简单:差钱。以威斯康星州为例,99%的选票已开出,拜登得票率多了0.7%,但只有当两名候选人相差票数小于总票数的0.25%时,该州政府才会承担重计的支出。换言之,重计,o.k.;费用,你出。这一开销预计至少数百万美元,而眼下特朗普竞选团队左支右绌。
变数尚存的是特朗普的律师和共和党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系列诉讼。虽然选举日是11月初,但关于投票规则的两党之争早在数月前即拉开序幕。宾州共和党今年6月于该州州级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由民主党执掌的州议会所通过的延长邮寄投票截止日期的相关法律无效。宾州最高法院9月作出判决,考虑到新冠疫情对民众亲自投票的影响,批准各地选举局将11月3日晚上8点前盖上邮戳、6日晚上5点前收到的邮寄选票作为有效选票计入。因拜登持续呼吁支持者邮寄投票,当时各界人士均认为延长选票截止日期将使民主党受益,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共和党人于10月、11月不停地向联邦最高法院上诉。数轮博弈后,宾州司法部副部长德龙提了个折中的凯发会员官网的解决方案:计入3日晚8点至6日晚5点期间收到的合格选票,但单独存放,如果日后仍有争议可以单独查验。
特朗普痛失宾州后,希冀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11月4日,其竞选团队上书最高法院,要求下令宾州相关机构停止计票,并宣布3日晚5点后收到的选票无效。两天后,经过综合考量,停止计票的请求被最高法院驳回。另外,宾州方面摆事实、讲道理,做了相关的回应说明,大意:别折腾了,拜登的领先优势难动摇。
因此,特朗普要想柳暗花明,除非最高法院“选举后再讨论相关选票合法性,竟突然讨论出惊天逆转的结论”。而尽管最高法院眼下看来像是保守派的天下,其与特朗普之间的关系,却远不如后者期待的那么亲密无间,来个“反戈一击”也说不定。
自从在“禁穆令”问题上给了刚上任的特朗普一个下马威之后,他与最高法院和巡回上诉法院之间的抵牾就没有停止过。法官们不时做出令特朗普大光其火的判决,最难堪的一幕发生在今年7月——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对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进行的大陪审团刑事调查没有豁免权,他的财务记录可以移送检方。也就是说,总统税单不享受豁免权。在判决词中,首席大法官罗伯茨还特地重申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贵为总统也不能例外”。尤为引人瞩目的是,由特朗普提名的两位大法官戈萨奇和卡瓦诺在这个案子中都作了不利于特朗普的裁决。
联邦最高法院艰难地维持着内部的意识形态平衡,竭力抵御两极化的政治对司法“圣地”的不断侵蚀,使之保持200多年前美国宪法对它的功能描述。判决宾州的那批选票无效对于大选结果而言几无影响,却会打击民众对最高法院中立性的信任和尊重,到底应该怎么做,大法官们须三思后行——自然了,若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弄虚作假”,则另当别论。
其实,拜登“拜到白宫、一步登天”又如何呢?阶层上升通道的缺乏、地球的生态环境恶化、自动化冲击着就业市场、极端的贫富分化……这些绝望的力量在特朗普崛起之前便充斥在美国社会的各处,特朗普不过是一个表象而已。
最近上线的一部口碑佳片《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也适时地提醒了我们,过去与当下,总有着可怕的相似。旧的悲伤、恐惧与憎恶一次次被激起,从未真正消弭。最终,最苦的是被反复损害的、可怜的“神弃者”——底层老百姓。(记者 孔冰欣)
链接:总统选举包括6道主要程序:
1.党内预选
时间:通常从选举年年初开始,至年中结束。
内容:各党派竞选人争夺本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2.确定总统候选人
时间:预选结束后、选举年的第三季度。
内容:民主、共和两大政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最终确定本党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并讨论通过总统竞选纲领。
3.总统候选人竞选
时间:两党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一般持续8~9周.
内容:两党总统候选人在全国各地开展竞选活动,阐述对国内外事务的政策主张,争取选票。
形式:广告大战、竞选演说、会见选民、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辩论等。
4.全国选民投票
时间:选举年11月份第一个星期一的次日,这一天被称为选举日或总统大选日,通常选举日当晚就能确定获胜者。今年的选举日是11月3日。
内容:选民投票产生选举人团。选举人团投票决定总统人选。
5.选举人团投票
时间:选举年12月第二个星期三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今年是12月14日)。
内容:选举人在其所在州的首府投票表决。
6.当选总统就职
时间:大选次年的1月20日。
内容:当选总统在总统就职典礼上宣誓就职,总统选举过程宣告最终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