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会员官网 环球 > 正文

日本制造从神坛跌落-凯发会员官网

日期:2017-11-0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最近几年日本制造业丑闻频出,从丰田召回,到高田破产,再到最近传出神钢集团造假,“日本制造”的形象和声誉轰然崩塌,这种突变似乎太快了一些,给人带来的冲击和留下的感叹,远远超过强者渐渐由盛到衰的渐变。
记者|刘朝晖
 
“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一直被视为质量过硬的代名词,尤其是“日本制造”,以先进、可靠和精益求精著称。日本崛起,制造业的贡献功不可没。你我的家里,可能或多或少还有那么几件日本制造的家电产品,而之前日本的马桶盖和电饭锅遭到国人的疯抢,证明了日本制造在国人的心中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很多年来,日本制造,是一个套着光环的神话般的存在。
  成功易,守功难。可能谁都没有料到,神话的覆灭会来得如此快、如此猝不及防。最近几年日本制造业丑闻频出,从丰田召回,到高田破产,再到最近传出神钢集团造假,“日本制造”的形象和声誉轰然崩塌,这种突变似乎太快了一些,给人带来的冲击和留下的感叹,远远超过强者渐渐由盛到衰的渐变。
  从神坛跌落的“日本制造”,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神钢”造假十年坑惨客户
 
  10月8日,日本制造业巨人神户制钢所爆出数据造假丑闻震惊了全球。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承认篡改部分产品的技术数据,以次充好交付客户。
  作为日本本土铝、铜产品的“百年老店”,神户制钢是一家以钢铁业为核心的综合性跨国公司,创立于1905年,是日本工业三大主力厂商之一,年营业额相当于1000亿元人民币。据悉,神户制钢今年8月底公司内部调查发现,旗下3家工厂和1家子公司长期篡改部分铝、铜制品出厂数据,冒充达标产品出售。在截至今年8月底的一年里,有约2.15万吨铝和铜制品流入大批企业。这些问题产品约占该公司年产量的4%。涉及的工厂在产品出厂前就早已发现了产品在某些方面不达标的情况,但这些工厂不但没有上报情况,反而还在产品检查证明书上强行修改了产品强度、尺寸等数据……
  丰田、斯巴鲁、马自达等日本汽车企业、日本人引以为豪的新干线、日本国产客机的希望mrj以及火箭h2a等200多家使用神户制钢产品的日本公司,由于使用了问题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而在全球范围,受到问题产品牵连的企业高达500家之多。由于铝和铜在制造业领域使用广泛,神户制钢这批有问题的产品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上至飞机、新干线所用零件,下到易拉罐材料。这些问题产品不仅“坑”惨了日本车企,还让通用、福特、特斯拉、英特尔、波音、空客等一大批跨国企业为之陡然色变。
  目前丰田、日产、马斯达、斯巴鲁、本田、铃木、三菱公司都已确认过去10年里长期使用神户制钢的铝材产品,各汽车制造商正在评估使用不合格产品对汽车质量的影响,并表示若对产品安全存在隐患,将不排除召回的可能。
  丰田汽车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便立即作出回应,表示确实使用了神户制钢所生产的问题产品,并且也是神户制钢10多年的凯发会员官网的合作伙伴,其问题产品可能已投入使用,包括在日本国内工厂组装的部分车型引擎盖、尾门等。目前丰田正在确认使用这些产品的车辆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三菱重工表示其正在研发的日本首款喷气式支线客机以及h2a航天航空火箭有使用到神户制钢的产品,有可能涉及到问题产品。此外,日本东海旅客铁道公司运营的部分新干线列车也使用了问题产品,目前正在排查有可能引发的相关安全问题。
  这项丑闻一经曝光即引起极大震动,神户制钢股价在两个交易日内暴跌34%,市值跌去约15亿美元,日本制造业的口碑再次遭受沉重打击。
  据央视新闻报道,神户制钢所副社长梅原尚人就篡改数据造假事件致歉,他承认问题产品“可能引发安全问题,我们也请客户进行检查。现阶段,尚未发现可能因此引发的安全隐患”。本次篡改数据造假事件牵扯了包括管理层在内的数十名公司雇员,也就是说篡改数据并非个别人所为,而是工厂、子公司整体性质问题。
  事实上,这次伪造数据并非神户制钢的“初犯”。去年,该公司就被曝篡改数据,旗下一家生产钢丝的子公司在9年里持续伪造不锈钢产品强度,将不符合行业强度标准的产品“以次充好”出售。调查还发现,神户制钢部分产品从10年前开始就一直沿用篡改后的数据。更有报道称,神户制钢篡改品质检测数据的“黑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40年前。
  随着近日美国司法部宣布介入对神户制钢所的调查,这一事件有继续发酵的态势。
 
汽车企业质检丑闻频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在神户制钢的造假事件中,日本汽车企业是受害者的话,那么还未从神户制钢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完全脱身的日产汽车和斯巴鲁汽车,又被爆出了质检问题,自己也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质量造假者。
  今年9月,国土交通省对日本国内的日产汽车制造工厂进行突击检查,结果发现其使用无认证资格的员工进行汽车出厂安全检测。问题曝光后,日产汽车没有进行彻底整改,部分工厂无资质检验员依然在岗。随后的调查还显示,日产汽车在几乎所有国内工厂常年使用无资质检验员“糊弄”出厂安全检验。新车出厂前的安全检查本该由国土交通省负责,不过为方便企业进行大规模销售,国土交通省允许通过了新产品型式试验的制造商自行完成对每辆新车的出厂检验,条件是必须由持有国家资格证书的检验员进行,以此保证结果真实可信。日产汽车采用了无认证资格的质检员工,这不仅引发了用户的焦虑情绪,还动摇了日本的认证体系。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质检门”的影响,日产欲在日本本土召回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制造的“note”和“赛瑞纳”等38款车型,约合116万辆汽车,其中包括向五十铃汽车、铃木、马自达和三菱汽车进行贴牌生产供货的车辆。目前,日产汽车不得不停止出产汽车给日本市场,并且紧急召回120万台被未经授权的技术人员检修的汽车。
  斯巴鲁汽车近日被爆出的车辆质检造假丑闻,让日本汽车的品质管理体制再次受到拷问。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斯巴鲁汽车存在使用“无资格证检查人员”的问题,涉及“质检门”的两家工厂分别为斯巴鲁公司设在群马县的总工厂和矢岛工厂。此次造假事件与此前曝出的日产造假一样,都是无资格人员在检查记录文件上盖章造假,并且报道指出这样的造假行为已经延续了30年之久。有媒体统计,如果斯巴鲁决定将近三年以来生产的所有涉事车辆召回,涉及到的车型包括斯巴鲁森林人、傲虎、力狮、翼豹、xv和brz等共计25.5万辆,召回费用约为50亿日元(约合2.9亿人民币)。
  实际上,关于日本汽车的质量和造假事件,近年来几乎就没有消停过。
  2009年9月,丰田汽车因“召回门”深陷危机,其先后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的多款车辆,合计850万辆。丰田公司最终决定免费为缺陷车辆更换可变齿轮比转向系统的电控单元,以消除安全隐患。
  2016年4月,三菱汽车与铃木汽车被爆出篡改油耗数据,三菱汽车承认在油耗测试中采用不当手段,使得燃油经济性测试结果好于实际情况,涉及62.5万辆微型车和超过210万辆轻自动车。这成为三菱汽车自2000年隐瞒车辆缺陷以来的最大丑闻。
  而对于日本汽车行业最大的打击,大概要数高田问题气囊事件。高田气囊原本是日本制造的骄傲,公司从1987年开始生产安全气囊,并在其鼎盛时期成为世界第二大安全产品生产商。2008年11月开始,本田首次因为高田安全气囊问题召回了4000辆车,没想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因为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气囊,使大众、通用等汽车等公司被迫召回数千万辆汽车。这起事件被美国媒体称为“有史以来最恶劣汽车安全丑闻”,而高田公司也因此于今年6月申请破产。因气囊问题,高田的负债总额超过了1万亿日元(约614.5亿人民币),这也使得高田成为日本二战结束后最大规模的制造业破产案例。
  一系列造假及质量事件,严重打击了日本汽车业的声誉和口碑。日本《朝日新闻》10月26日报道称,日本政府向日产汽车下达了罕见的无限期监视令。去年油耗造假丑闻曝光的三菱汽车也受到国土交通省严格监视,不过期限为三年。
 
日本企业缘何集体“沦陷”
 
  日本国土交通大臣石井启一在得知神户制钢所造假后说:“它们撼动了日本制造业的信誉,日本制造业向来以高品质和安全著称。”当然,造成“日本制造”的崩塌,绝不仅仅是神户制钢的造假和汽车企业的质量问题,“大坝”崩塌前的“管涌”,在日本多个产业领域早已出现。
  日本传统产业家电行业可谓是“集体沦陷”。2015年深陷财务造假丑闻,加上核电业务危机等,让本就经营状况不佳的东芝陷入泥潭,今年初不得不宣布变卖闪存业务以求自救。而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亏损超过7000亿日元之后,松下电器忍痛对等离子、半导体等亏损业务进行剥离和重组。2008年开始业绩持续亏损的索尼,虽然目前扭转了亏损局面,但已难重现往日荣光。夏普在陷入长期亏损后,最终不得不以62亿美元“卖身”给富士康。
  此外,日本空中自卫队f-4战斗机自行起火,被指也和神户制钢有关;一度被神话为“世界第一”的苍龙常规潜艇,因为性能不足接连在澳大利亚和印度招标中落败;英国引入的日本高铁,200公里时速足以在中国高铁面前蒙羞不说,还在首次运营时出现大面积漏水、延误故障……
  看到日本制造业的大溃败,人们不禁要问,日本制造业这是怎么了?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友骏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经过“失去的20年”后,日本经济始终没能回到正常发展轨道,在这一背景下,日本企业进入较为艰难的生存期。为争取利益最大化、守住市场份额,不排除部分企业采取极端手段或欺骗手段的可能,这也反映出日本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安倍政府虽在国内力推“安倍经济学”,强调通过结构性改革,促进制造业转型,但是,力度和成效不彰,这也给企业增加了负担。
  实际上,日本制造业近年来有种“吃老本”的感觉,但老本的底子越来越薄,传统竞争力被周边国家蚕食。这导致企业在新的竞争时代,尤其是泡沫经济破灭、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不能很好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渐渐得被经济全球化所抛弃。《经济参考报》曾分析称,日本制造业的集体跳水,反映了日本制造业目前遭遇转型期的尴尬和试图“再崛起”的无奈。在夹缝中,曾经风光无限的日本品牌急于求成或掩盖下滑业绩,这是导致日本制造业近年来丑闻不断的根源。
  每经网公布的一张排名表显示,1996年时,财富500强榜单上的日本企业多达99家,与美国不相上下;但是到了2006年,已经减少至70家;再到2016年,仅剩52家,比20年前,锐减了将近一半。其中一些知名企业的名次下滑更是仍人触目惊心。
  造假丑闻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跟日本的文化土壤也息息相关。新华社发文指出,如果跳出企业视角,日本的“隐瞒文化”“篡改文化”“歪曲文化”正在日本各界弥漫。以安倍夫妇卷入的森友学园丑闻为例,不仅首相官邸和自民党上下拼命捂住盖子,日本财务省的相关知情部门也在隐瞒、篡改乃至销毁对安倍夫妇不利的证据。而这些正在战胜日本传统的“耻感文化”,导致日本社会对谎言、造假的“耻感”阈值急剧降低。
  然而在分析日本文化的代表作《菊与刀》中有这样的句子:“在‘耻感文化’中没有坦白忏悔的习惯,因为只要不良行径没有被别人发现,就不会感到耻辱,也就没有必要坦白忏悔而自寻烦恼。”看来,即便在“耻感文化”中,也给造假篡改的行径留下了空间。日本企业如果不能正视一连串的造假丑闻正在敲响的警钟,神户制钢绝不是多米诺骨牌的最后一张。
  因追求极致而一时领先,因实力不逮而终现原形,这是日本制造的惨痛教训。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