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北岸医院8个icu住满了新冠患者 “安慰”号对抗疫“零缓解”-凯发会员官网
受访者 | 周秋萍
4月2日,在美国长岛的一栋住所,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按下闹铃,准备起床。这是我奋战在一线抗疫的第18天,北岸医院icu接诊的新冠患者越来越多,连轴转的接诊量挤压了我大部分的睡眠时间。作为一名从业三十年的icu医生,我每天早晚各测一次体温,记录在本子上,确保自己有健康的身体照顾病患。纽约没有针对医护人员的单独隔离点,我在长岛的住所有很多个房间,抗疫的这些天,我选择了一间带洗手间的房间,单独居住,保持与家人的社交距离。早上,先生默默做了早饭,敲门,放在门前,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从不打照面。隔离总能带来安全感,记得二十多岁初入医生这行,我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医治和照顾我的病人,但我不愿意拿我家人的健康去冒险。
饭后,我戴上口罩,进入车库发动了车子,十分钟后到达北岸医院,一路上商店关门、街道比往常冷清了许多。美国的防控是逐步升级的。三周前,北岸医院并不要求医护人员戴口罩,没过两天,措施就升级了,全院职工戴口罩、门口监测体温、病房暂停探视。急诊科的专家、医护,每天轮流到各个icu巡视,观察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最缺的是呼吸机想要更好的防护服
医疗物资的短缺依然存在,现在最缺的就是呼吸机,目前医院的危重症病人很多,八个icu的病人都上了呼吸机,现在也在集中解决这个问题,23家医院互相调配。美国防护服的标准与国内的差别较大,有观点认为,美国的防护措施做得不够,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谁的标准更有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相比较简单的手术衣,医护人员希望有更全面的防护。
n95口罩,储备也很少,我所在的icu重症监护室,每个医护的n95口罩平均都用到两到五天左右,虽说政府已经给纽约发放了200万个n95口罩,但也是杯水车薪。上月底,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部长阿扎接受参议院质询时承认,美国的口罩缺口达2.7亿个。4月4日,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又称,若新冠疫情在美国暴发,美国口罩的库存仅能满足大约1%专业医护人员需求。过去两周,全美买不到一个口罩,我们发动了纽约华人捐赠物资。1月份华人囤积了大量口罩邮寄回国。2月份中美航线大面积停航后,这些东西寄不回去,就留在了美国。
3月份自从纽约地区暴发新冠疫情以来,这些东西拿出来可以自己使用,或拿出来捐献给一线医务工作者,3月25日,美国纽约长岛平原华人协会募集了一周,向我们北岸医院的plainview和soyyest分院捐赠10000个医用口罩,部分n95口罩、手套以及消毒液。当地华人的孩子们也用稚嫩的画笔,为医护人员加油打气。
4月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了美国顶级橄榄球队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的老板动用私人飞机从中国将120万只n95口罩运到美国的故事。我们感到庆幸,它运回美国的不只是120万个口罩,更是抛开一切政治、经济、种族因素的国际人道主义合作精神,让深陷疫情中的人们相信人类的基本价值,更看到一丝希望。纽约市医院急症中心护士发视频控诉政府辜负了医护人员,周围的同事都暴露在病毒面前,他们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目前,在纽约医护人员一旦有了感染症状,也要和普通民众一样,按照流程进行检测。由于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或相关装备严重短缺,且至少需要7天时间才能得到检测结果,导致无法跟踪监测病人及医护人员的状况。等待检测结果的病人在院时间加长,反过来也给医护人员、病床及个人防护装备的消耗造成压力。
危重症入院多数24小时内上呼吸机
医院的床位紧张也是比较严峻的问题,尤其是icu床位。我们三周之内,把一个icu扩展到了八个icu,目前icu全部住满了,儿科、骨科甚至癌症病人所在的普通病房,手术全部停了,专科医生甚至儿科医生都已经调配到一线来支持一线的医务人员。就是为了集中一切资源,控制新冠肺炎的蔓延。
在大量的病人涌入icu之前,我们从中国和欧洲了解的数据,老年病人和有基础疾病的病人感染居多。但是北岸医院的情况不同,大多危重症病人是20岁到60之间的年轻患者,这些年轻人,本身也没什么基础疾病,也不像国内聚集性、家庭性感染的特征,所有以治疗起来有些措手不及。据我观察,这些患者一般轻症发热5天到7天,在家里扛着。到急诊室时,已经是中重度,血氧饱和度很低。送进病房大概12到24小时之内,病情就会急剧恶化,很多病人马上就要插管,上呼吸机,而在随后24小时之内,随着病情的变化,他们还会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一线医护人员几乎超负荷运转,1个护士管两个床位,最长工作时间可达13个小时。看到这个病毒传播力这么强,很多生命在我眼前消逝,我很揪心,唯一能做的是在压力之下尽力去抢救。但恐惧和害怕的情绪是短暂的,我在临床工作了十几年,救治过刀伤、枪伤、心梗,心理素质过硬,出于职业的素养,我们不会轻易退缩,反而还能带给患者力量。
接诊印象深刻的一个新冠患者,是名40多岁的高龄孕妇,因为家属不能探视,她的情绪起伏很大,孤独无助使得她常常哭泣。我们的医护很有同理心,一直用ipad和她的先生、父母连线交流,这名孕妇心理上得到了安慰。很快,情况好转,从危重症摘下呼吸机转到了普通病房。再后来,她顺利剖腹产下了一名健康的婴儿。那天,我心里特别高兴。不过,我仍有担心的事情,最怕的就是医护人员的感染,目前北岸医院还未有医生感染的情况,但医护人员是感染病毒的高风险职业,如果病人在不明情况下前来就医,很容易中招。据《纽约时报》报道,现有美国新冠病毒肺炎病例中,至少有8名医护工作人员确诊。其中即包括加州瓦卡维尔一家医院的三名员工,以及华盛顿州柯克兰市生命护理中心的五名工作人员。而在感染病毒后,这些医护工作者也可能成为感染源,继续传播病毒。
“安慰”号对抗疫“零缓解” 轻症患者需重视
3月30日,“安慰”号医疗船带着为纽约提供1000张床位的使命靠岸,这些床位虽是接诊非新冠病人,但对纽约人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朋友圈里配上“权力的游戏”音乐的视频刷屏。但“安慰”号真的能给我们安慰吗?对于我们医疗机构来说,只有三个字:“零缓解”。“安慰”号的接收标准十分严格,需要先把病人转到指定医院,测试结果证实为阴性,才能送到船上去,本来是来帮忙的,结果搞得很复杂。纽约几十家医院人满为患,有着1000张床位的“安慰”号,截至目前只收治了27个病人,还包括4号误收的新冠肺炎患者。
虽然近日,特朗普迫于压力改口说“安慰”号准备接收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新冠患者,但纽约市的医学界专家直言批评称,这艘船就是一个“笑话”。位于贾维茨会展中心的纽约首个“方舱医院”也开始接收病人了,共有2900张病床,虽然方舱医院不是为了医治新冠患者,但还是针对疫情开辟了一些场地,希望能减轻我们的救治压力。关于轻症患者,美国政府给出的建议依旧是居家隔离就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院的负担,但实际上美国政府并不会禁止轻症患者出门。这也就意味着,仍旧有很大的家庭传播和社区传播的风险。这也是目前美国社会普遍有争议的地方。4月4日,全美当天确诊人数累计超过30万,在白宫记者发布会上,特朗普表示在接下来两周将是美国抗疫形势最严峻的时刻,死亡人数将会激增。纽约市长白思豪虽然改口呼吁大家在公共场合用头巾、手绢遮住口鼻,但美国官方和医疗界一直不建议民众戴口罩。
不过,4月5日,美国疾控中心态度发生大转变,在最新声明中,发布戴口罩的建议。原因是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很大一部分是无症状感染者。甚至在得州的小城市laredo还出台了不戴口罩,将面临最高1000美元的罚款的规定。不管对于戴口罩文化接不接受,美国民众都真正对新冠病毒警惕起来了,至少迫使他们重新看待这一新型病毒。眼下,当务之急是抗击疫情,中国的抗疫经验,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一直有跟武汉的专家连线沟通,我还下载了卫健委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关于治疗方案,纽约23家医院的几十个icu中,大概有100多名危重症专科医生,将把一些文献和诊疗方案汇总在一起,制定出自己治疗的方案和指南。
这个方案每天都在变化,因为随着疫情发展,随着病人病情变化,大家都在综合考虑,综合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案还要结合多器官的支持治疗。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4月7日11点40分,美国新冠确诊病例已超36万例,死亡人数接近11000例。4月4日,白宫新冠肺炎事务协调员博克斯在记者会上表示,有模型预测纽约、底特律、新奥尔良等地的疫情或在未来六七天到达拐点。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正等待着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