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疆,在喀什的十二年-凯发会员官网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走进新疆喀什的最知名景点——喀什古城,人们会在古城的一面墙上发现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并非言过其实,在喀什,甚至只要在喀什古城走一走,很多关于新疆的想象在这都会变为现实场景:鲜甜多汁的瓜果,香味扑鼻的烤肉和“缸子肉”,有歌有舞,还有那永远不乏人气的百年老茶馆。
除了人文与特产,喀什当然还有新疆最具代表性的自然风光——胡杨林。眼下正值金秋十月,每年到了这会儿,在叶尔羌河奔腾川流的沿岸,喀什地区泽普县的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巴楚县广袤的夏马勒野生胡杨林,胡杨一天一个变化,直到完全泛成金灿灿的一片。
喀什是个好地方。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2014年9月,国务院发文批复,批准设立喀什综合保税区。喀什综合保税区由此成为新疆第二个、南疆首个综合保税区。未来,喀什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与中巴经济走廊上的明珠,其发展不可限量。
在喀什被批准设立特殊经济开发区同一年,新一轮援疆工作拉开序幕。上海对口支援新疆的地区从阿克苏移驻喀什地区四县。从2010年起,上海与喀什地区开展对口支援,静安区、浦东新区、宝山区、闵行区与喀什地区的巴楚、莎车、叶城、泽普四县结对前行。除此之外,位于喀什市内的喀什第二人民医院、喀什大学、喀什六中等也由上海对口支援。
十二年来,上海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常年往返距离超过4000公里的沪喀两地,全情投入,只争朝夕,奋力拼搏,为喀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诸多上海力量、上海智慧。
2018年中,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率上海市代表团在喀什考察时指出,中央把对口援疆的部分任务交给上海,是对上海的信任,更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在对口援疆的广度拓展、深度挖掘、力度强化上下更大功夫”。纵观上海援疆在喀什这十二年,也是上海力量和智慧不断迈向纵深、迈向精细的征程。
“由浅入深”的挖掘
十二年来,上海援疆工作越做越深入,越做越精细。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一袋小小的巴旦木、一只馕和一份“缸子肉”说起。
留香瓜、巴旦木、新梅、恐龙蛋、骏枣……众所周知喀什地区农产品不仅种类多,还以鲜甜饱满闻名。不过长期以来,援疆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生产销售还是以核桃、红枣等南北货为主。如何把这些先天品质优良的农产品做得更精美、更符合现代消费习惯,成为近年来援疆干部和企业共同为之努力的目标。“我们的重点在于,要提升农产品品质,同时在降低物流成本上下功夫。” 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上海援疆前指”)总指挥侯继军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说道。
于是自2020年以来,上海援疆充分发挥沪喀两地产业优势,布局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指导援疆企业从原有的较为单一的生产模式,逐步向休闲零食深加工转变。
2022年9月,《新民周刊》记者在上海闽龙实业有限公司采访时,总经理任长艳随手拿起桌上的最新产品,向记者一一展示。“你看这个巴旦木,你现在吃到的是经过去皮、去衣的,不用剥,直接吃。”这一袋巴旦木,来自喀什地区莎车县。
线上线下消费扶贫 2019上海对口帮扶地区展销会举行。图为新疆喀什展台前,演员载歌载舞,吸引眼球。摄影/刘歆
莎车县是中国著名的“巴旦木之乡”。前些年,从当地产出销往上海的巴旦木通常没有如此精细化的加工,消费者们买到的还是带皮的巴旦木。这一点激励着任长艳,“能不能有一天吃巴旦木,像我们平常吃去衣的花生米那样方便呢?”于是她辗转联系多家技术厂商,再将技术想办法教给闽龙实业在莎车当地工厂里的工人。经过一次次试错,才有了如今这款吃起来更简单的巴旦木深加工产品。
近10年来,闽龙实业投资1.2亿元,先后在喀什地区泽普县和莎车县建设了3座现代化工厂,分别是:新疆闽龙达干果产业有限公司、新疆小蜂农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一期工厂和二期工厂。3座工厂,9条精深加工产线,解决就近就业1000余人,带动种植农户近2万人增加经济收入,并在贫困地区打造出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品。
如今又是一个秋收季节到来,莎车县阿瓦提镇阔纳阿日希村村民阿布来提·赛麦提和几位工人一起在当地忙着采摘,晾晒,分拣。据他介绍,家里的36亩巴旦木采摘结束后产量大约有3吨,按最新的收购价大概能卖到6万元。赛麦提会把这些巴旦木运到县上的巴旦木产业园销售。
2021年,在上海援疆资金的支持下,该县在原有的“企业 合作社 农户”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又建成了巴旦木产业园,形成种植、加工、仓储、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打造全产业链,是过去十余年上海援疆力量努力的方向。产业链的形成,不仅让当地产品真正走向中高端市场,而且创造了很多新的就业岗位,使许多当地农民有机会转型成为产业工人,摆脱过去“靠天吃饭”的命运。
除了莎车巴旦木产业园,上海援疆还在泽普县建设3.5万平方米的农产品和家禽活畜交易综合基地,建成叶城县冷链仓储物流基地配套库房14幢,以及巴楚县一座现代化、规模化的2万只种羊良繁中心。
在农产品的主导销售方式上,上海援疆也不断调整思路。2017年至2019年间,第九批上海援疆工作开展时,“双线九进”是当时提出的新模式,即线上和线下开展消费扶贫,进商场、进社区、进菜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地铁、进宾馆、进银行。
据侯继军介绍,原来这一领域还是以援疆指挥部推动销售为主,现在积极推动其转向企业平台销售占主导。2021年,上海的盒马生鲜被引入当地,成为其鲜果、馕和面包等食品的重要采购地。就在2022年8月初,搪瓷缸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羊肉、比脸还大的皮牙子馕,这些新疆特色美食,成为了上海盒马超市的热销产品,甚至“一缸难求”。
这些美味的馕,来得历经曲折。新疆的馕,盛名在外。人们都知道它水分少,易储存,便于携带。这种接地气的食物,要带到新疆以外的地方,其实并非易事。2021年6月,在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引荐和指导下,位于上海总部的盒马工坊张千团队几赴新疆,反复调试馕的制作工艺和新配方,遍访莎车县、泽普县的多个馕产业园区,找到了合适的生产加工厂。
然后是疫情反复和漫长的等待。历时14个月,来自喀什的馕终于在今年8月被送进上海的盒马门店。首批1万只,仅卖了几天就断货。与此同时,借助新型工艺,采用喀什羊肉制作的“缸子肉”也一同出现在超市货架上。原本在新疆当地,这是坐在餐馆才可享用的小吃。现在上海的消费者不用远赴喀什,也能大快朵颐。
据张千团队介绍,每个搪瓷缸中有至少170克带骨羊腱肉,加入红枣和枸杞、两三块胡萝卜。只要把缸子盖往上一盖,将其炖熟即可食用。“做成半成品,是我们还原这道新疆小吃的方式。”
除了上述电商企业,一些高端平台的打通也离不开上海援疆和各方力量。近几年来,上海市商务委也积极开展系列展销推介,为喀什商品“搭好台”,通过进博会、五五购物节、网上年货节等平台,打通喀什地区农副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
9月9日,2022“全球新品首发季”在上海揭幕。消费者发现,在这里也有了喀什特产的身影。莎车的巴旦木、叶城的核桃、泽普的骏枣、巴楚的羊肉,这些上海对口援建四县的代表性产品,在“沪喀优品十大新品”展台集体亮相。今次登场亮相的“沪喀优品”,正是上海市商务委和上海援疆前指落实并发起的中高端定位的品牌集合。同时,“沪喀优品”专柜业已上线农工商、苏宁家乐福、本来生活、来伊份、每日一淘等。
一组数据验证了这些企业和平台为喀什的特产释放的巨大消费动能:2020年上海销售对口四县的农副产品6.58亿元。而在2021年,上述销售额变成了10.3亿元,比2020年增长56.5%。
喀什依托千年古城着力打造民宿家访、手工艺制作、特色美食、音乐冲浪等项目,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来到这里,感受独特的风土人情。
除了让喀什的农产品在上海卖得更好,近三年来,上海对口援建喀什四县的农产品已经由向上海地区销售为主转向辐射长三角地区,进而促进对口四县的优质农产品进入范围更大的全国市场。
上述提到的“缸子肉”半成品,为了将缸子肉铺到足够多的城市,今年以来,盒马相关负责人分别在广东、苏州、北京、武汉、成都找了五个工厂,同时生产,辐射周边城市。“羊肉好吃,加上搪瓷缸上萌萌的盒马形象,带动它的周增长率达到419%。”张千表示,由于销售增长太快,他们在产品上新不久后便加急寻找喀什的羊肉和搪瓷缸资源。
十二年来,上海援疆干部和企业不断构建和夯实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全产业链,将农产品做得愈发精美和便捷,使其能够真正搭上互联网新消费的时代“快车”。这离不开援疆资金的支持。侯继军告诉记者,第十批上海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援疆资金的使用愈发向重点聚焦、向关键点发力,愈发向基层和民生倾斜。
适时的转变,源于干部人才灵活调整思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对于这样的上海智慧,侯继军认为同样体现在援疆干部人才选拔和培养。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指出:对口援疆首先援的是人,援疆资金是有限的,干部人才的作用是无限的。据他介绍,近年来上海援疆聚焦对口四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进一步提高了上海援疆干部人才队伍中农业技术、政法、产业园区运营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技术人员选派比例,选派人才向紧缺领域、关键岗位倾斜。
2021年,《新民周刊》记者在喀什大学采访援疆教师时了解到,和上一批上海援疆喀什大学工作队相比,2020至2021年间喀大工作队人数变少了,从10人变成了7人,但是学科专业变得更加集中:有3人来自土木工程专业,3人是艺术相关专业。这在喀大的援疆教师看来,如此安排显然是为了更好地集中力量,重点支援学校两大学科的建设。
每一个上海援疆干部在喀什,都始终面临“进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这三个核心问题的考验。对于眼下第十批援疆干部而言,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挥上海优势进一步挖掘援疆各项事业的深度,这是始终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从零到一”的突破
如今,第十批上海援疆干部三年任期已经走过两年半。侯继军对记者表示,援疆干部人才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系统谋划和推进了一批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的重大援疆项目。
这些重大援疆项目很多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大大开拓了上海援疆事业的广度。其中,不得不提一片藜麦地的故事。
藜麦作为农作物,经济价值高,原本生长在南美安第斯山脉中高海拔地区,厄瓜多尔与秘鲁是主要的出口国。在我国南疆地区,当地农民世代以棉花和玉米为作物,此前并没有种植藜麦的经验。当他们听说一年能种两茬的藜麦还拥有不俗的经济效益,一开始也将信将疑。
2021年春天,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暴尚在持续侵扰着喀什。上海裕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禾煜)被引进到当地,并与巴楚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参与到上海对口援疆工作中。协议签订后,要在这片土地上种什么,成为首要问题。
喀群乡托万喀拉央塔克村的核桃树林中,援疆干部李靖是“携手奔小康”总牵头人(左),与援疆干部喀什地区莎车县喀群乡援疆项目联系人王涛(右)在询问村民古丽阿依姆·艾散(中)的种植情况。摄影/孙中钦
上海援疆干部带着上海裕田负责人之一魏春件,先后到巴楚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拿到了近年农业生产的基础数据。魏春件最早想种小米,但数据显示,每年春天这里常有沙尘暴,不适合小米生长。上海科技党委的专家提出:可以在这里试试看藜麦。
之后在上海科委的协调下,来自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院士以及科研人员数次来到喀什,他们走进巴楚县田间地头调研,同时考察了喀什地区生态气候。最终,专家们得出判断:在这片盐碱地上种藜麦是可行的。2021年,2000亩土地用于藜麦规模化种植试验,实现了藜麦水洗生产线当年投产。类似于莎车成为“中国巴旦木之乡”,上海援疆未来致力于将巴楚打造为“中国藜麦之乡”。
在巴楚,不仅有新种植的藜麦地,如今还有一座全新的现代化博物馆——巴楚博物馆。2022年8月2日,上海援疆文化润疆重点工程——巴楚博物馆正式开馆揖客。上海援建喀什四县十多年,帮助当地建设了一大批学校、医院和工厂,不过在当地建设一座既体现现代建筑科学又富含文化艺术价值的博物馆,同样是“从零到一”的突破。
作为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重镇,喀什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在今天讲好这些优秀文化,不仅需要现代化的博物馆,高水准的纪录片也必不可少。距今十年前,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曾在上海援疆前指的支持下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喀什四章》。
很长一段时间里,《喀什四章》都是外界了解喀什风土人情的一扇窗。而从2021年开始,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上海援疆前指再次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协调,制作了一部最新的大型自然人文纪录片《叶尔羌河》。2022年4月,该片入选“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第二批)名单。
无论是拍摄纪录片,抑或建设博物馆,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智力支持。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与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今在网络上搜索上海援建喀什的早期新闻,会发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学校名——喀什师范学院,这是今天喀什大学的前身。
喀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却没有一所像样的综合性高等院校。从2012年起,喀什地区委员会开始筹建喀什大学。在此过程中,作为师范院校的喀什师范学院如果想要升级为综合性大学,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理工类学科。
当年正是在上海援疆教师工作队的助力下,促成了后来师范学院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2014年,有着工程学科背景的工作队帮助学校创建了土木工程专业,迈出了当地高等教育中的关键一步。而今,这一领域又拓宽了广度: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筹)启动建设工作。
侯继军在采访中表示,该校初步定位以全日制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着力打造“理工特色、产教融合”的南疆一流理工类高等院校,未来还计划升级为本科类的理工类大学。
对口支援是长期工作
要看上海援疆干部人才在十二年来给喀什当地带去的持续变化,有不少代表性的看点。采访中,任长艳向记者回忆起2010年随上海市政府组织的经济考察团刚到喀什的画面:茫茫戈壁、落后的产业、生活拮据的贫困户,不上学光着脚在泥路里乱跑的孩子……
之后的十二年里,闽龙实业在当地根据产业发展和解决贫困户就业的需要,先后建立了三座工厂。工厂不仅带去了经济效益,更改变了当地工人的生活面貌。如今很多当地员工都已走上车间主任、班组长、检验员等管理岗位或技术岗位,实现了从农民到懂管理、懂技术、懂工艺的现代产业工人的跨越,从家庭妇女向职场女性的跨越。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被问及未来在喀什的规划,任长艳说,“援疆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需要我们和当地百姓一道,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术,不断完善已有的全产业链”。
看上海援疆之于喀什的变化,还要看一所学校和一所医院——喀什六中和喀什二院。2017年2月,喀什六中迎来了首批上海援疆的3位教师。从那一年起,原本发展遇到瓶颈的喀什六中在上海援疆的助力下,高考升学率5年5连升,连续3年本科上线率超过80%,圆了当地不少孩子的大学梦。“上海的宋蕾老师说话温柔,课件精美又可爱,讲课方式更是吸引人。”喀什六中的毕业生夏依旦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受到上海援疆老师的影响,未来大学毕业后也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回到家乡。
走出喀什六中老校区,向北步行500米,就会看到忙碌的喀什二院。这所成立于1958年的老医院,在接受上海援建之前设备短缺、技术落后、医疗用房严重不足、中高级医技人员缺乏、教学科研与信息化建设几乎一片空白。随着上海援疆干部人才的到来,喀什二院不仅升级为三甲医院,眼下更计划建设为南疆医学高地。
村民在喀什努尔阿巴提村对面的新藏“益”栈里制作手工艺品,新藏“益”栈的修建不仅为村民带来额外收入,还可以提供就近就业的工作岗位。摄影/孙中钦
当年在喀什,病人遇到疑难杂症会想到去乌鲁木齐寻求救治,而今十二年时光转瞬而过,喀什二院的名声在全疆远扬,甚至有北疆的患者也慕名远道而来接受手术治疗。上海援疆医疗与喀什地区二院的合作故事,还将继续下去。
自2010年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十二年间赴喀什的上海援疆干部人才数量总计为724人。其中,第十批247人,第九批193人,第八批159人,第七批125人,此外还有众多“短期多批”的专业人才同样从上海奔赴西北边陲,参与喀什地区的发展建设。
从过去十二年经验来看,每一次新老援疆干部人才的交接都安排在岁末年初。在喀什白雪纷飞的冬日里,原来的援疆干部人才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返沪;待到来年春天,伴随着春光与生机,新一批上海力量与智慧启程赴喀。与此同时,喀喇昆仑山脉的冰川逐渐消融,开始为喀什地区的母亲河叶尔羌河输送源源不断的流水。冰川与河水循环奔流,周而复始,滋养着当地的生灵,没有尽头。对于上海援疆事业而言,同样没有终点。(记者 王仲昀)